志愿风采丨凌祖宏:播撒公益的种子

  我叫凌祖宏,是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一名普通老师,从教20载,始终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历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继续教育主任等职务,始终以一个“四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身上。先后加入了“麦田”计划、十堰小草义工等公益团队,并于2012年组建了郧阳小草义工公益团队,现已发展固定会员200余人,其中教师60余人。

  近年来,我积极配合团队收集贫困家庭学生信息、留守儿童信息,实地走访贫困学生家庭300余人次,经我牵线搭桥帮助的孩子达800多人。为这些家庭困难的孩子申请了免费的新华字典、英汉词典1500余本,为800余名孩子争取了腾讯公益新年新衣项目,为1000余名孩子申请了搜狐公益为孩子送一双运动鞋项目,为100余名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申请了鸿基金“爱的背包”“美肤宝阳光背包”。使这些孩子有了学习工具书,有了新衣、新鞋,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希望,也拥有幸福的童年。此外还给刘洞狗冢希望小学、杨溪卜家小学、白桑关镇白竹沟小学等学校送去了电脑、打印机、电子琴、篮球、课桌凳等系列办公用品、体育用品,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走访的众多孩子中,每个都因各种原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或是家庭困难,或是勤奋上进,或是阳光向上,或是身残志坚……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自卑,不因家庭困顿而萎靡,不因身体残疾而消沉。其中一个九年级的孩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2013年春季,郧阳区城关镇第一中学周老师告诉我,他们班级有一位女孩小雪(化名),因为家庭困难面临失学,需要我们团队予以关注支持,我迅速将信息反馈给团队,并组织走访。

  这一天,我们团队经过多方打听走进了小雪的家,她家住在家属楼工厂的地下室,进出须经过一个大约1.2米的门洞,家里除了基本生活用品外,再无其他家用电器及设施,经过与母女交谈,我们了解到:小雪家住房由于地势较低,每逢下雨,楼上、路上的雨水、污水都会顺着地势流进家门,家里常常会因为下雨而担惊受怕,半夜起来铲水,全家7口人,4个老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疾病,常年需要打针吃药和小雪母亲的照顾,现在只有小雪父亲一人在十堰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看着家里的状况,孩子萌生了九年级毕业后不再上学,帮父母照顾家庭的想法。孩子母亲介绍说:“小雪自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由于家庭困难,很少给孩子零花钱,她也从来不向家里要,不会乱花钱,当她上六年级后,学习紧张,为了缓解孩子压力,家里强撑着每天给她5角钱,让她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或是冰棒解渴,但她从未买过,而是把零钱积攒起来,放学后路过菜市场,为家里买回来一些常用菜。”母亲给我提到此事,母女二人忍不住哭了出来,我也已是泪眼朦胧。

  当我们走访临近结束时,带路志愿者告诉小雪:“这一位志愿者叔叔也是一名老师,是我们城关一小凌老师,他带领团队走访了很多学生,也帮助了很多学生,你要安心好好学习啊。”

  “老师?”小雪眼睛一亮,闪出喜悦的光芒,“我真的还能继续上学了吗?”“凌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加入你们志愿团队,也要和您一样,做个帮助别人的志愿者。”

  看着小雪稚气的脸庞、坚毅的神情,我很惊讶,这个小女孩,如此肯定我们团队,如此认定我的爱心公益对大家有益,坚定要求加入,深深地震撼了我,这就是善良,这就是爱心,这就是爱的传递!

  后来,经过我的牵线搭桥,给小雪联系了一位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小雪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积极投入到备考中,并在当年的中考中,以郧阳区中考状元考入郧阳中学。她母亲感激地说:“是你们给了孩子希望,同时也给家中带来希望。”

  2011年,家住郧阳区谭山镇西王村的郑兴鹏被清华大学录取,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然而,他们全家却因交不起学费急得焦头烂额。我经过了解得知,郑兴鹏读六年级时母亲因病去世,为治病花去2万多元,后来,他的父亲在帮邻居盖房时不幸摔成了植物人,为给父亲治病,又花去4万多元。此时,他家已债台高筑。面对这种情况,我请媒体进行报道,同时联系区团委、爱心企业等为他筹资,经过多方奔走,郑兴鹏终于在开学之际凑齐学费顺利入学,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后来,他也接过了爱心接力棒。

  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我校8名同事加入了爱心团队,全区教育系统已有60多位老师加入了我的爱心团队,我帮助过的学生也积极参与活动,一同播撒爱的种子,让爱心温暖更多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