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风采丨成燕:“共享阳光”为爱而行

  志愿者”是一个提到就令人充满正能量的词,志愿者的形象总是那么高大,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追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倡导的精神,作为一名志愿者应是一盏灯,照亮前行的,你、我、他。

  我来自草原鹿城内蒙古包头市,从事高校艺术教育已经20年。今天向大家分享一段我与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共同成长的志愿服务故事。

  

  第一次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是在1998年跟随学校参加第35个雷锋日宣传活动,当时我还是一名在校的师范类大学生,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做一名志愿者的光荣与自豪。

  

  后来,慰老助残、环境保护就一直伴随我的大学课余生活。后来,偶然的一次机缘我有幸参加了朋友女儿的一次亲子实践活动,让我首次接触到了一群特殊的儿童群体,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他们与正常儿童一样,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正常的听力,美妙的声音,不一样的是他们拒绝和别人对视,对别人的呼唤充耳不闻,不与他人交流,她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在我生活工作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包头市,就有千余名来自星星的孩子,她们极少数能够接受正规机构治疗,基本没有专业有效的服务训练,这些孩子的家长他们的的不放弃、不抛弃深深地打动了我。

  2013年开始,我和几位同事带着我们的学生,共同为这些自闭症儿童提供免费的艺术课程体验服务,并根据其特殊性,将原创绘本与美术相结合,以绘本独特创新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言语与社交能力;和这些孩子共处时,我会根据内容引导他们创设情节,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那些丰富的色彩、变化的造型非常有助于自闭症儿童情感的抒发和情绪的宣泄,对其生理、心理的辅助治疗有很大帮助。每次上课,与其说是在教他们画画,其实更多是陪伴,更多的是希望使他们身心更放松、更愉悦。在公园、在绿地、在康复中心,我们和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共同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愉快时光。

  

  古人云,“开智生福,不堕恶趣”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桃李满天下,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更多的回报社会。都说没有老师的课堂是冰冷的,是没有任何色彩和意义的,在我生活的城市里,随着大家物质条件的改善,多数家庭的青少年儿童每周几乎都可以在少年宫、学校、艺术培训等机构中参加各类综合素质、美育课程的体验活动,寒暑假,也会加入各类特色的游学、体验类的夏令营活动,这些城里幸运的孩子们,享受着较好的社会教育资源、以及教育公平政策所带来的诸多益处。然而,无私煦暖的阳光也会有其照不到的地方。那些地处偏远及贫困乡村的留守、残障儿童,他们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体验艺术教育所带来的快乐。

  

  

  2016年,我在原有关爱自闭症志愿服务团队的基础上,带领师生共同组织发起了“共享阳光”关爱未成年人的公益支教助学项目。项目主要是面向偏远地区乡村的特定人群(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唐氏症、小麻痹等残障儿童)通过开展文艺互动、为其提供体验教育以及艺术支教等文艺志愿帮扶服务,充分发挥了高校艺术师生的艺术专业优势,提升了其社会服务能力与自我认同感,促进了乡村、社区等地区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与的普及。截止到目前,“共享阳光”项目已经在包头市周边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自闭症学堂建设了5个艺术体验教育公益帮扶教室,团队志愿者每月固定开展2次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地区儿童提供体验教育活动服务,支教内容主要涉及声乐、钢琴、舞蹈、绘画、手工、陶艺、奥尔夫音乐、心理沙盘游戏、儿童趣味英语等课程。2018年,“共享阳光”项目荣获了包头市首届志愿服务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受到了政府、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2019年,“共享阳光”公益夏令营项目开始实施。首个公益夏令营我们选在内蒙古包头市旧石拐矿区,石拐区是包头市下辖的远郊贫困区县,也是一个资源枯竭的矿区。矿区只有一所小学,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一些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的外来打工子弟、留守儿童等家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正是想象力丰富的年纪,可是他们大多却从来没摸过画板,没有上过舞蹈课、钢琴课、英语课、声乐课。马上小学要毕业的孩子,竟然连国歌、少先队歌都没办法完整地唱下来。孩子们班级的课表上写满了各种课程,一些社会爱心机构捐赠的各种器乐、画具、设备、教具,崭新的静静摆放着,但是没有人会用、教不了、不会教。看着校长无奈的眼神,我们倍感可惜。

  

  

  再好的校舍,没有老师,就是一个冷冰冰的房子。如果没有讲台上的人去指引孩子,书本、设备只是摆设。在和孩子们相处的一周时间里,我慢慢开始反思,现在的农村最缺的不是物资,而是教育,是老师。山里太苦了,留不住人,从外面聘请来的老师坚持不了几个月就走了。留下来的教师也总耐不住清苦与寂寞,不断寻求走出去的机会。现实的残酷一次次的敲打着我们每一位志愿者的心灵。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看着孩子们满脸污垢的小脸、一双双期盼热切的眼神,我们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唯有共同携手、默契配合,才能共同面对未来支教路上的艰辛。我不是一个特别有规划的人,但做支教公益的时候,让我看到另一个自己,非常有目标性,甚至有很强势的一面,是孩子们让我变得越来越强大。一周的支教生活,这里的孩子们从一开始不爱说话,很孤僻,变得会主动微笑跟人打招呼,变得更活泼自信了。其实他们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他们可以几分钟就能制作出一朵美丽生动的手工花朵、学会一首动听的歌曲、演绎出整齐优美的舞蹈动作、拿着话筒也可以在舞台上侃侃而谈自信爆棚。

  

  做公益并不是卖惨,一个不快乐的事情是不会走的太远,支教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们灿烂满足的笑脸。我常跟孩子们说,矿山外边有很多人在支持鼓励我们,不是因为你们贫穷,而是因为你们足够优秀。未来的支教之路漫长而艰辛,唯有热爱和快乐才能走得更远。

  

  三年来,我们累计开展活动120余次,参与志愿者800人次,受益人群4500余人次,志愿者师生们以实际行动传达爱心、传递爱心。用爱浇灌、用美教育,不求回报的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撑起一片充满阳光的蓝天。六年来,我发起的“关爱未成年人项目”由我一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一个百余人团队;二十年来,当年大学生活种下的一粒种子,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深刻认识到我有责任将爱心传递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志愿服务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共享阳光”项目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实现大手拉小手的爱心传递,将志愿服务文化精神传承发扬。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