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风采丨宋广玲:追寻那诗和远方 舍家报国援疆去

  “追寻那诗和远方,湛江儿女心飞扬。舍家报国援疆去,一路欢歌绽芬芳。”2018年8月23日,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作为广东省首批援疆教师支教计划的一员,我带着广东省厅和湛江市教育局领导的厚望,带着亲人与同事、朋友的关怀与不舍,怀揣“为祖国分忧,为新疆奉献,为广东争光,为人生添彩”的情怀,来到祖国西部边陲重地—新疆喀什伽师县,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

  

  离开家人,离开生活条件舒适的广东湛江,我也有不舍,但祖国新疆、新疆的孩子们更需要我,那里有我的梦想,有我的诗和远方。我一定要在支教实践中书写别样的精彩,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初到新疆,经受考验

  在历经7个小时的飞行后,援疆支教团队伍一行120人终于在8月24日到达新疆喀什,在喀什接受三天的紧张集训后立即奔向目的地—伽师县。

  初到新疆,距家万里之外,我和其他老师们一样经受着思乡、时差、气候、饮食等诸多方面的考验。还来不及适应,皮肤就被晒得火辣辣地疼,由于气候干燥严重缺水,出现过敏脱皮、指甲角边裂开、鼻腔出血等等症状。还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经常漫天飞沙,我们经常口干舌燥,晚上喉咙干痛反复醒过来喝水;加上饮食不习惯,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家了、失眠了等等,不少支教老师病倒了。还记得进疆不到10天,9月4日伽师发生5.5级地震,我们在睡梦中被震醒,惊慌逃出。

  面对一系列的严峻考验,作为地市支教队领队、支教团副团长,我知道肩上责任重大,必须保持镇定,安抚同伴。为了让队友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我组织老师们交流分享、融进自然,放松心情,老师们很快就爱上了伽师这个美丽的地方。

  

  倡导“师徒结对”成长模式

  2018年11月,作为受援学校支教组组长,我倡导支教组援疆教师与本地民族教师“师徒结对”成长模式,开创了广东援疆教师和受援学校教师互学互助的局面。“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以来,我与支教组老师们共举办了100多场专题讲座、读书交流会、集体备课磨课、公开课等活动。师父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徒弟,互相听课交流,共同提高;师徒间畅谈人生、理想、生活······师徒间就是这样通过示范课、经验交流等方式,交流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传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促进了当地教师教育观念、方法和手段的转变。结对模式开展以来,师父指导徒弟获奖无数,当地教师专业水平得到长足发展。

  

  我的徒弟(热孜宛古·依民)感言:我非常荣幸成为宋老师的徒弟。宋老师的身上似乎有着一股永远用不完的“激情”,与她交流,总能感觉到她心中的那份“大爱”—爱祖国,爱民族,我深深地被她吸引被她感染。我的师父那么优秀,我也必须努力变得优秀,才不辜负师父的教导。”

  创建名师工作室,狠抓教科研活动

  我作为广东省骨干教师、湛江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为发挥好援疆支教教师在伽师县各学校教研教改工作中的带头引领作用,提高各学校教研水平,我在受援学校主抓教学教研工作、担任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在全校开设传统文化特设课程。不仅认真完成好本职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还积极做好工作室与学校教研的“传、帮、带”工作。我灵活地将工作室与学校教研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课题研究、送课下乡、专题讲座、素养大赛、阅读写作等系列活动。

  

  我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语文、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大赛,快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还给学校的教研组长作业务培训、给老师们作专题讲座,有效提升了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并率先为全校语文教师上示范课,注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创设”生态课堂,让听课的老师们大受启发,感悟深刻;为全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作《名师工作室的使命与行动》主题讲座,得到了县领导与全体教师的一致高度好评。带领学校教师和工作室成员成功申报了县级以上课题5个,目前课题成果初见成效。我也被评为广东省援疆支教“优秀教师”、伽师县“优秀教师”、伽师县巴仁镇第一小学“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广东援疆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以捐赠帮扶为己任

  “捐资助学”是我始终坚持的支教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018年在得知伽师的冬天气温格外低,我号召同事和朋友们一起行动,为受援学校伽师县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捐赠衣物2000多件;在得知孩子们缺乏课外读物,我多方发动捐书5000多本;送教下乡时给乡下孩子送去价值500余元的学习用品;3月12日植树节,我发动广东后方力量进行植树造林募捐活动,自己捐款1000元,共为学校募捐到植树款13816元;学校要建设开放式阅读室缺乏资金,假期里我多方努力,为学校争取到10万元的捐赠……点点滴滴,让生活贫困的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祖国各方的浓浓的关爱。

  和孩子们在一起

  踏上援疆旅途的人,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需要奉献和牺牲精神。援疆一年多来,我已经习惯了没有节假日,习惯了起早摸黑,体会了什么叫白加黑,什么叫五加二、六加一的工作模式。经受住了各种考验:适应了新疆干燥的气候;习惯了频发的地震;适应了新疆的饮食。最近,广东省厅征求第一批支教教师意见,是否愿意留下继续一年半的支教,我毅然递交了申请书,这里的孩子们更需要我,我也已深深地爱上了新疆这片热土。

  从进疆以来,我一直担任一个班的语文课、第二课堂传统文化课等课程。孩子们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我利用每节课课间时间与学生交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多鼓励多表扬;不断摸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启迪孩子们的心智。经过不断的努力,孩子们的进步显而易见,我任教的四(2)班语文期末考试成绩比之前提高了近二十分。

  选择支教,既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使命担当。在我看来,只要教书育人的初心在,不管什么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我前行的脚步!下面是我刊登在《新疆日报》上的一首小诗:

  生如胡杨

  是谁,在茫茫戈壁上

  笑傲刀风剑霜

  沐浴沙尘冰雪

  千年如斯

 

  是谁,在苍苍沙洲上

  逝若丰碑永恒千年

  昭示着生命的另一种姿态

  马蹄为之声碎,孤烟为之致敬

 

  是谁,在天涯的尽头

  倒成一弯千年古道

  诠释世间不朽传奇

  天地惊,鬼神泣

 

  三千情怀

  悲壮如斯——是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