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解读丨进一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入发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出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牢固树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

  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但如今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重要原则,牢记目标要求。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继承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形成的革命精神,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加强诚信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关心关爱先进模范人物,旗帜鲜明捍卫英雄模范,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向纵深发展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活动。文明城市创建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引导,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突出抓好乡风民风、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建设。要着力提高员工素质,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完善规章制度,树立行业新风。要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注重文明校园建设,推进文明社会风尚行动,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大力倡导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入发展,引导激励人们把积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蔚为风气。以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重点,广泛开展重大活动、扶贫救灾、敬老救孤、恤病助残、文化支教、环境保护、健身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和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尤其是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组织,健全完善褒奖激励等制度,以制度化促进经常化持久化。

  

  提升全民科学教育文化素质

  和健康素质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国民教育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提高文化综合执法能力。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营造精神文明建设的

  良好社会环境

  丰富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加强新闻传播能力建设,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加强网上精神文明建设,拓展精神文明建设阵地,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职业规则、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对外展示文明中国良好形象。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结合国家重大外交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价值,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树立中国文明进步、开放自信、亲切友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加强党对群众性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的领导

  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发挥文明委及其办事机构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性创建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个人民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动员所联系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形成对精神文明建设多渠道投入的体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加强工作创新,加强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不断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