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志愿服务破解“三点半难题”

  “双减”在行动

  龚河华 钟筱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课后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教师——一方面,学校需要落实《意见》,解决好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问题,让课后服务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保障教师的休息权,平衡不同学科教师的利益。

  各地在推出课后服务具体办法的同时,应该体现人文关怀,抚慰教师情绪,让刚性制度充满温度。北京实行弹性上下班等方式,缓解教师压力;上海整合校内外资源,将少年宫等社会机构引入学校;山东加强对参与课后服务女职工、家庭负担较重职工及上班距离较远职工的关心关爱……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的一部分,需要突出公益属性,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充分挖掘校内外教师志愿者和公益团队资源,积极投身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源于“减负”背景下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差异所导致的“三点半难题”。据调查,各地各校课后服务师资均以校内教师为主、社会力量为辅,不乏出现教师志愿者的身影。河南省信阳市第九小学强化顶层设计,大力宣传,鼓励教师组成志愿团队,义务参与课后服务;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号召全体教师注册成为课后服务志愿者,完善教师志愿服务保障条件;河北省衡水市成立专项工作机构,把“教师+志愿者”课后服务模式实施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因此,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办公室号召推广“教师志愿者+课后服务”模式,倡导广大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弘扬志愿精神,助力课后服务。

  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学习教育、典型引领、质量提升优化教师资源,充分挖掘能力强、负担小、有特长的教师投身志愿服务,同时还要整合社会力量,充分利用退休教师、学生家长、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倡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后服务。

  教师志愿参与课后服务是强化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志愿参与课后服务能让教师将志愿服务与促进学生成长相结合,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学识,践行“四有”好教师标准,更好地处理教书育人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

  教师志愿参与课后服务是“双减”工作落实落地的现实要求。一方面,“双减”之后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广课后服务,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师资力量;另一方面,《意见》提出要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考虑到师资、经费以及课后服务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需求,应提倡更多了解学情的教师志愿参与课后服务。

  将教师志愿服务精神融入课后服务有赖于一系列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

  第一,加强教师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学校应将志愿服务作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以提升教师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能力。此外,学校可以将课后服务纳入“文明校园建设”和“学雷锋志愿活动”的整体工作安排,将教师志愿服务纳入课后服务的总体制度安排,尽快出台课后服务师资数量、质量、结构配置标准,建立完善的教师志愿者注册登记、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等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

  第二,建立健全“教师志愿者+课后服务”的宣传激励机制。一方面,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表彰教师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集体等方式健全激励机制。

  第三,逐步完善监管和评估机制。学校自身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监管规范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将教师志愿参与课后服务情况以及教师在服务中的精神收获、物质收获等纳入课后服务质量评估标准。还可以采用跟踪调研和评定问责的方式跟进实施过程,评估实施成效,以此畅通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渠道,从而聚焦实际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学校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