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妈妈”援疆支教 她刚回来 丈夫接力
【简介】
陈微妹43岁
宁波市同济中学历史教师
鄞州区优秀班主任
鄞州区教坛新秀二等奖
新疆阿克苏地区优秀援疆人才
新疆库车县优秀援疆人才、援疆教师
【家委会推荐理由】
“二孩妈妈”,超强时间管理术,超温暖爱生之心。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三年前,她作为一名“二孩妈妈”,撇下不满两周岁的幼女,毅然走上援疆之路。三年后,她作为援疆干部家属,送别丈夫援疆,一肩挑起了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
她叫陈微妹,宁波市同济中学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为爱走出了一条特别勇敢的路。
“带娃”换岗还考出了会计证
2001年,陈微妹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这个来自温州的“小妞”,骨子里有一股子拼劲,离开家乡到宁波鄞州横溪镇初级中学任教。在这所初中的10年,她拿下了作为班主任的不少荣誉。
教初中历史与社会,她总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孩子们爱听,上课表现力也强,拿下教坛新秀也在意料之中。2005年生下儿子后,她依然是个“拼命三娘”,工作家庭两不误。
为了支持爱人的工作,从2011年起,陈老师屡屡换岗、换学校,到海曙西一所初中工作后,又应聘了宁波市同济中学的“出纳”岗位。岗位要求不低,陈老师带着娃,“硬着头皮”考出了会计证。此时,她已深切意识到管理时间的重要性。
此后,她又因特殊原因得以继续上历史课,可从初中历史切换到高中历史哪有这么容易。陈老师又咬咬牙,重新开始,每天像个“小学生”似的,跑到高中历史老师班里听课,不断对照课标和考试大纲磨课。
“虽然工作多年,但就高中历史而言,我还是个资历很浅的老师。”陈老师表示,但她始终相信,只有自己“不断飞”,才能带着学生“一起飞”,领着孩子们刻苦钻研,总会见证奇迹。
陈老师所在的同济中学政史地组大办公室,老师们不辞艰辛为同学们辅导功课,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名体育特长生“逆袭”后考入浙江大学,也时常振奋陈老师的精神。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激发学生潜力,为学生们创造更好未来。
紧追“先进”毅然选择援疆支教
因为喜欢孩子,2015年,陈微妹产下二宝,成为“二孩政策”放开后同济中学首批“二孩妈妈”。
“总感觉生养孩子影响了工作,希望趁自己还年轻再‘先进’一把。”陈微妹说,宁波市鼓励教师援疆支教,她觉得机会来了。
2017年,陈微妹作为宁波市第九批援疆教师的一员,前往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第二中学,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支教生活。当时,她的儿子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女儿还未满两岁。但是为了心中的援疆梦,她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援疆工作。
“我们舍家保国,倾情援疆,立足库车,扎根二中,团结协作,用实际行动体现援疆教师的价值,用良好表现树立援疆教师的标杆……”这是初到新疆库车时,老师们在现场的宣誓。在新疆库车的一年半,陈微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陈老师结合学科特色,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作为一名导师,她时刻关怀年轻教师的成长,所带学员在库车县高中历史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中的第一名;作为援疆巾帼团队的一员,她把对孩子的爱给了当地的学生,发动同济中学的“爱心妈妈团”,进行冬季衣物和书籍的捐赠。同时,她还和朋友一起结对、赞助失去父亲的维族女学生,为民族团结一家亲做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优秀援疆教师”“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优秀援疆人才”,这些荣誉是对她一年半援疆生活最好的写照。“真的特别感谢家人,没有他们,我怎么可能坚持下来。”陈老师说,感谢他们给了自己圆梦的机会。
援疆接力柔肩扛起两副重担
2020年1月,宁波市第10批援疆干部欢送会举行。陈微妹作为第9批援疆干部人才也到现场交流了经验。令在场很多人敬佩的是,她还是这第10批援疆干部的家属,她的丈夫朱伟也将赴新疆支教一年半。
原来,2017年丈夫前往新疆探望她时,曾与库车二中周卫平书记有过交流,也在心中埋下了援疆支教的想法。此次又有援疆任务,丈夫便提出了自己的意愿。虽然知道这一点头意味着什么,但陈微妹还是毫不犹豫地说:“我支持你,你放心去,家里的事我能搞定。”
今年4月送别丈夫后,陈微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的“超强时间管理术”和乐观的心态,再次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早上6点起床,送儿子上学,晚8点40分接回;下班到家陪伴上幼儿园的女儿,继续弥补因援疆生出的“疏离感”,给孩子养成好习惯;晚9点女儿睡后,和念初三的儿子聊聊天,各方面都了解一下……
家里的节奏紧锣密鼓,学校里也一样。陈微妹承担着高一两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同济中学是寄宿的,学校在校时间长。为了确保学生学习效果,陈老师总是利用各种休息时间给孩子们加餐。午休时,她的办公室门总是向孩子们敞开,有问必答,还重点挑选学生做辅导。
“在校抓紧利用好每一分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陈老师说,尽管每天从睁眼开始就跟打仗一样,但是总要为成功找方法,不要给失败找理由。被问让丈夫去援疆是否后悔,陈老师笑着说,“不后悔,还感恩,因为这是两人各自成长的重要里程碑。”